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整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现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五大领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征求意见稿)》,并结合《〈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支持领域,得到高端装备行业对应的国标代码具体分类及说明如下表所示: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行业的技术水平决定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装备水平,进而决定各行业的发展水平。从经济发展规律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以煤炭、有色、钢铁为代表的传统重工业向以高技术、高端装备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转变。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转变阶段,高端装备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从全球来看,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高端装备制造作为着力点,加大战略布局力度,抢占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美国的先进制造战略、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等,都致力于促进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聚焦发展高端装备。

  我国企业进入高端装备制造业面临较高的生产许可壁垒和资金壁垒。一是生产许可壁垒高。随着国家提倡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以及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端装备制造生产许可壁垒也越来越高;二是资金壁垒高。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购置现代化设计软件及加工设备、特大型高精度数控设备和成套检测设备等,需要企业具备较强资金实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一是技术含量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二是处于价值链高端,知识、技术密集的特征决定其附加值高于传统机械行业;三是在产业链占据核心地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自2019年1月1日起,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实施,此后,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也陆续出台,减税降费规模空前。这在财政收支中有着清晰的体现。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全国税收收入连续下降,5-9月分别为同比下降7%、6%、2.8%、4.4%和4.2%,1-9月全国税收收入累计下降0.4%。

  当前,减税降费实施效果良好。初步实现了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三个确保”要求,同时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聚焦减轻小微企业税负,重点支持了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在减税降费利好下,企业成本负担有效降低,有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增长后劲,居民消费活力也进一步提升。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通过减税降费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从截至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全年减负量将比预计还会多一些。

  数据显示,2019年1-9月累计,全国非税收入23708亿元,同比增加5363亿元,增长29.2%。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介绍,非税收入增幅高,主要是中央通过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地方也采取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及国企上缴利润等方式增加非税收入,弥补税收下降带来的收入缺口,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具体来看,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792亿元,同比增加3812亿元,增长3.9倍,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21个百分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加1005亿元,增长19.6%,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全国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大力支持稳增长和保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9.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比预算增幅高2.9个百分点。中央财政通过加快财政转移支付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进度,有力支持地方加快支出预算执行。1-9月拨付地方转移支付资金60579亿元,完成预算的80.3%,比序时进度快5.3个百分点。

  总的看,前三季度财政收入运行总体平稳,如果将减税等因素还原回去,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幅与GDP现价增幅基本匹配,保持在合理区间。展望第四季度,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去年四季度财政收入基数较低,加上去年10月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翘尾减收因素没有了,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将有所回升。从中央来看,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等还会有一些收入入库,预计可以完成全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5.1%的预算目标。

  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显现等影响,2019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如何应对收支平衡压力备受关注。对此,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表示,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财政运转不出问题。

  一方面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为支持地方财政平稳运行,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7.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是近年力度最大的。在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时,向基层财政困难地区和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增强这些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

  另一方面督促地方压减一般性支出。在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压减一般性支出5%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压减力度,力争达到10%以上,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支出。

  同时指导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地方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统筹采取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盘活存量资金和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努力实现预算收支平衡。

  地方政府要合理安排支出优先次序,确保国家制定的工资、民生等政策落实到位。下一步,将继续密切关注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指导各地扎实做好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化解措施,确保地方财政运行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10月24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三季度,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54.5%,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83%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

  央行发布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三季度,银行业景气指数为70.2%,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银行盈利指数为66.7%。总体需求指数为65.9%,比上季降低0.4个百分点。

  央行发布的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三季度,资金周转指数为57.8%,与上季持平,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盈利指数为55.3%,比上季低1.3个百分点。

  央行同日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三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7.7%,比上季上升1.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4.5%,比上季下降1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7.8%,比上季下降0.4个百分点。

  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强化制造业设计理论、设计基础数据积累、设计规范、设计标准、设计管理、设计验证等基础工作。加大对设计创新项目和工业设计软件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产品安全性、功能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标准要求,规范信息交互、用户体验、运行维护等设计标准,形成高水平设计标准体系。

  补齐装备制造设计短板。聚焦装备制造业开放设计平台建设,特种用途或特殊环境装备设计,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设计等重点,拟订并发布制造业短板领域设计问题清单,探索利用“揭榜挂帅”机制,引导相关地区和机构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设计成果创新示范应用。

  强化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园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和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平台。加大惩戒力度,严厉打击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等违法行为,维护行业竞争秩序。加强设计类评奖、大赛、展览的知识产权保护。顺应设计产业发展实际,探索新业态、新领域的外观设计保护,适当扩大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客体的范围。

  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设立设计类产业基金,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项目,为设计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设计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设计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拓宽抵质押品范围。鼓励担保机构设立专项担保品种,加大对设计企业和设计创新项目的信用担保支持力度。

  《计划》要求,到2022年,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开发一批物美质优的大众冰雪装备器材和北京冬奥会亟需装备,大幅提升供给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创建若干特色产业园区,初步形成具备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计划》鼓励金融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加大对冰雪装备器材企业的支持,引导冰雪装备器材租赁市场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装备器材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重组,加快做强做大。鼓励冰雪装备器材企业、科研机构等积极申报专利、商标或软件著作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冰雪装备器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九部门还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冰雪装备器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示范应用的支持。充分利用政府采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进口税收政策、科技创新奖励等政策措施加快冰雪装备器材的研发应用。

  从三次产业看,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2%、39.8%和54.0%。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36.3%和60.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第二产业24.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7.4%、6.4%、7.1%、19.8%、8.0%,领先于其他行业,合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从消费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速为8.3%,与政府消费支出相关的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和医疗卫生等财政支出的名义增速为10.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前三季度,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0.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从投资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名义增速为5.4%,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8%,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

  从外需来看,根据海关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顺差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扩大44.2。


杏彩体育平台app 上一篇:研发创新筑牢发展根基 高端制造业向“新”发力赋能千 下一篇: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杏彩体育平台app

产品展示

杏彩体育手机版

杏彩体育app